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研会2023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读书小组第四次读书会成功举办

2024年07月08日 23:59 作者 任元元 阅读量:[]

2024年3月19日晚7:3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3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支持小组——榆林学院“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读书小组成功举办第四次研读活动,本次研读的主题是“革命地区土地相关问题”,文章来自《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读书小组全体人员参加本次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23级研究生、读书小组组长纪科宇主持。

纪科宇同学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作为组长,主持读书小组的活动。提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作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不仅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是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青年学子。她相信,通过不断的分享与交流,所有成员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精髓,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刘艺璇同学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分别是:写作背景、文本所呈现的相关信息及得出的结论、阅读后的疑惑。

首先是写作背景1930年11月12日,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央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出席赣西行动委员会扩大会议,15日,出席江西省行委扩大会议又略记了代表的发言,随后整理了《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一文。

其次、是通过文本细读,从中所整理出相关信息:1、分田呈现多次反复;2、分田不能使广大中贫农满意,分田时不能够好坏搭配分配;3、多数以村为单位分配、出现按劳力及生产力分配土地,对富农是有利的,对有效劳动力少及部分贫中农不友好;4工人分田没有规定的标准。从这篇文章中很清楚地呈现出赣西南地区的土地分配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该地并没有按照政府颁布的《二七土地法》进行分配,这就说明具体问题要具体去分析,毛主席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该地的土地问题,在进行相关政策的灵活调整,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

苏怡同学联系到现实,认为政府也十分注重加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同时在村政府和乡政府的办事人员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方面有着有缩有减,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了村级政府存在的灵活性,实时节省经济成本,村政府的用费也是采用实报实销。对于当今社会则可以联系到乡村网络化建设等等,乡村政府干部作风建设。不管是分田、分青还分山,每一个村,每一个乡的具体情况它是不一样的,只有经过调查实践才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解决的办法。

李雪同学对《东塘等处调查》这一部分做出发言,首先,她对所发言部分进行了朗读,让大家首先对这一部分内容有所了解;其次,她对毛主席作出此篇文章的背景进行讲解,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前往吉安的途中对东塘、大桥、李家坊等处的土地革命情况进行调查;接着,她对文章中“以村为单位,这种利于富农不利贫农的分配法,是应该改变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解答,简单分析了东塘等地以村分田的弊端,以乡分田的好处。

姚会霞同学通过和同学一块观看视频,理解中农在平分土地中不但无所失,而且有所得,富农小地主则在农民的激烈斗争中便要走到反革命阵营中去的。在对待富农、小地主、中农问题上存在左的错误,导致扩大了打击面,杀了太多人,把他们推向了反革命的一面。毛泽东在木口村趁着吃午饭的一点时间做了这个调查。在这里,需要学习的就是像他一样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在阅读中也解决了自己的疑问。

常丽慧同学主要从“一切皆分是农民意识”为切入点展开分享。经查阅资料得知“农民意识”指的是二全会议之前的土地政策,即”没收一切土地“”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男女老幼平均分配土地“等政策,而二全会议上,李文林在会议上传达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大会精神及《土地暂行法》即把”按劳动力分配“和”按人口分配“并列起来。这里所批评的”农民意识“指的是不同意、不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行动,冠之”农民意识“加以批评指责。转变”农民意识“成为二全会议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心。但后来毛泽东指出”转变农民意识“的口号为富农地主利用去反对贫农雇农,认为应重新分田使雇农贫农收到利益,把富农压迫下去,肃清富农领导“。

王蕾同学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对赣西南土地分配的背景、情况和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对于在永新地区特别说明的“对西北地区老幼残废无耕作能力的比普通人多分一半田地”的政策被视为一种“慈善观点、孤寡路线”的说法是较为困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地革命就是为了为农村弱势群体争取到合理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但若那按该地区统一的分配方法(按生产力来),按每家每户的劳动力来分配,这反而使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境况更糟糕,那么在这部分群体身上似乎并未体现进行土地革命斗争中分田的初衷和目的。

柏梦蝶同学关注的内容是,书中明确指出:一村之内,容易被地主富农以姓氏主义蒙蔽群众。其含义是在苏区各地区均以“原耕总合分配”的办法进行分田,这势必会打破原有的“村落领地”(原耕地),结果也会因为地方的因素而造成分田的矛盾和严重的地方主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由于一乡之内,有大姓村庄和小姓村庄之分,在总合平分的时候,大姓往往欺压小姓,于是发生大姓村庄多分田、分好田,小姓村庄少分田、分坏田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以村为单位”分田的地方,也因为一村之内有大小姓之分而常常发生这种问题。这种情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苏区分田过程中姓氏界限对阶级斗争的严重干扰。

任元元同学主要从土地革命的土地调查、土地改革、农民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四个环节出发,对赣西男的土地分配情况进行了具体阐述,从当时实际社会情况出发对赣西南土地分配的目的进行了解释。

兰妍同学表示毛泽东同志在东塘待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把东塘村及其周边乡区的人口数量、分田、村级组织、阶级情况、人口成分、村民生产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真正做到了全面摸清农村发展情况。应该说,毛泽东同志正是在躬身农村调查基础上,才真正做到了全面摸清基层实情。全面掌握基层实情对中国革命意义尤为重大,一方面是深刻揭示出旧中国农村的面貌,另一方面证实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张希炜同学认为调查研究是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方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普遍打土豪、分田地。而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土地私有制是造成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根源,解决办法是推行土地公有制,他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规定: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1929年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依然规定:一切公有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但是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是土地私有,农民的私有观念非常浓重,土地公有制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频繁地进行土地再分配。这也一方面体现出我们中国在土地革命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的进步完善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检验调查时非常有必要的

李路云同学就书本第277页的“共耕共种是完全错误”的问题展开研究,阐明了相关原因,提出了中共二大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问题”、又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指出合作社形式只是设计生产的一种形式而当时的革命目标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满足广大农民被剥削没有土地这一实际要求。最后将我党取得的胜利与之结合,强调政策要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配。

韩雅茹同学对《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这一部分内容做了读后体悟分享,她谈到,在土地革命过程当中,“农民”与“田地”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毛泽东同志通过会议听取党内其他同志的汇报,了解了“富农”,“贫农”,“雇农”与经济、田地的关系,为坚持和实施正确的土地革命政策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最后,组长纪科宇做总结发言,本次研读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可读性较高、切入点准确,所有成员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享自己的感悟、总结自己的结论、提出自己的问题。许多同学表现出色,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整体,相较于之前有了显著的进步。更令人欣慰的是,所有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有问有答,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而富有深度的交流氛围。





上一条:马研会2023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读书小组第六次读书会暨中期督导

下一条:马研会2023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读书小组第三次读书会成功举办

关闭

 

友情

链接

 
陕西省高等教育MOOC中心 | 陕西宣传网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 | 中国理论网 | 中共党史期刊期数据库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高校人文科学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司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榆林廉政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崇文路4号榆林学院6号楼教学楼  电话:0912-3890445  网站维护: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网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