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7日早上9:30,青马学社第三次理论学习活动在社团活动室开展,本次活动由思政部张芝春老师主讲,活动主题为最近的时政热点“巴以冲突——耶路撒冷牵动着中东神经”。

中东地区的问题一直是世界的热点问题,也是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2月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要求启动美国驻以色列使馆搬迁计划。特朗普的这一举动无非是再次挑动了这根最敏感的神经,重燃巴以冲突,点燃中东“火药桶”。

张芝春老师首先从特朗普为何执意承认耶路撒冷地位这一问题出发,从耶路撒冷的地位、历史遗留问题、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服从于当选后对整个中东政策调整等四个方面展开,为社员们深度剖析,让我们了解到耶路撒冷这个地方的特殊情况,不但作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的首都,而且也是三个宗教的圣地,这么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地区,难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接着,张芝春老师给我们分析了美国承认耶路撒冷的地位有哪些隐患?首先在巴以问题上,巴勒斯坦无法接受美国政府如此偏袒的政策,会增加美国在巴以之间进行斡旋的难度。其次,在美国海湾地区的盟友方面,特朗普上台后,沙特和以色列成为美国在中东的两大支柱,美国的这一声明可能会影响美国和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系。最后一点也是较为严重的,美国的这一举动势必会对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引起伊斯兰世界反美主义的抬头。因此,特朗普的这一举动除了得到以色列的赞同外,受到世界各方的抗议,尤其是中东的其他国家,表示强烈反对。
巴以冲突因何而起?老师带我们走进中东历史,让我们深刻的看到中东地区的发展史,在这里,地区的划分以及犹太人的回归潮,从1897年8月29日犹太人在瑞士巴塞尔召集了第一次复国主义运动,标志着犹太人第一次回归潮,直到1933年第五次回归潮结束。以色列开始了复国运动,经过五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连胜,获取了大面积领土,而巴基斯坦在五次战争后领土所剩无几。
最后,张芝春老师为我们解答了巴以和谈为何如此艰难,主要受到耶路撒冷问题、难民问题、边界问题、定居点问题等敏感性问题的阻碍,我国的四点主张为巴以和谈提供建设性意义,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美国自身对以色列的袒护。

本次学习活动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尽管时间不是很长,但在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下,每个小青马都获益匪浅,对巴以冲突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也让我们知道,虽然我们身处和平的蓝天之下,但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存在着。作为当代大学生,青马学社的一份子,应多关注时政热点,做一个与时俱进,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