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教育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虚拟教研室、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石河子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本次研讨会。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对口支援院校,我院教师刘小红、赵慧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刘小红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前沿问题,旨在探索AI赋能思政教育的新理念、新路径与新范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李重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研发的“思政云宝”数智平台在实现教学精准评估、校企协同育人与践行教育数字化战略方面取得的相关成就。

交流发言环节,来自石河子大学、延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教授、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精准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学理素养提升研究”“人工智能赋能艺术思政的思考与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育的三重悖论”等主题展开交流讨论。

我院刘小红教授作了《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育人能力的重建》主题发言。她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重塑教育范式,重建思政课的育人能力已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使命。由此,她提出要在“八个相统一”框架内系统思考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并以“算法推荐”“虚拟实践”“数字融合”“数字资源”等赋能思政课为例,论述了重建新时代思政课育人能力的可能性。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我院开展全方位对口支援,为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通过实施“定向博士培养计划”,我院已有两名青年教师在西交大攻读博士学位;定期开展的“手拉手”集体听课、备课活动,使我院教师直接受益于西交大先进教学理念;联合组织的实践研修活动,拓展了教师学术视野。未来两院还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