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名师讲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第二讲在线上顺利举办

2022年11月18日 23:52  阅读量:[]

2022年11月17日晚,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名师讲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第二讲以线上方式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以及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侯衍社教授应邀为广大师生作题为“新发展理念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精髓”的主题讲座。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绍东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磊教授担任与谈嘉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教授、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柱华教授应邀参会,讲座由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渊教授主持。讲座共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500余名师生的参与。

在本场讲座中,侯衍社教授对新发展理念的哲学价值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互动。侯衍社以“新发展理念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精髓”为主题,通过阐释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意义作用和内在逻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回答了“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层层递进,内容翔实,逻辑鲜明。

首先,侯衍社教授阐释了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侯衍社指出,当前世界范围内仍存在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态势不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取向偏颇、发展环境困窘等突出问题,而新发展理念正是习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精要回答了“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展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

其次,侯衍社教授从五大发展理念切入,揭示了新型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和发展目的。

从创新发展理念切入,侯衍社教授具体分析了新型现代化的发展动力。侯衍社指出,这里的创新具有原始性创新和继承性创新两种含义,同时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四种类型,并且这四类创新构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从我国的发展现状出发,推动科技创新具有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现实必要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科技创新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四个面向”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

围绕协调发展理念展开,侯衍社教授详尽阐释了新型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侯衍社指出,这里的协调指的是发展布局、发展结构和发展状态系统、协同、均衡。而在我国全面推进新型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协调发展的理解更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统一以及发展短板和发展潜力的辩证统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统筹推进”的基本思路,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立足绿色发展理念,侯衍社教授仔细分析了新型现代化的发展方式。侯衍社指出,这里的绿色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保持健康、和谐的关系和状态,关切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同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由我国的生态系统、地理环境等基本国情决定的。这要求我们要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系统中实施、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实施以及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核心,侯衍社教授具体阐发了新型现代化的发展环境。开放发展理念是由国内外客观形势要求和我国新型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决定的。这要求我们做好“三个结合”,即坚持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与“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以及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

着眼于共享发展理念,侯衍社教授明确阐发了新型现代化的发展目的。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这要求我们: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把促进生产力充分发展放在第一位;二要完善分配环节,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三要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最后,侯衍社教授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在由五大发展理念构成的有机系统里,不仅阐明了“新时代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包含了全面推进新型现代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而且比较集中地回答了21世纪人类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则、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的等核心问题,集中回答了“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集中展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

在与谈环节,周绍东教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理念层面的一以贯之性。从“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到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党执政的第一要务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不断适应不同时代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人民的需求。同时,周绍东以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自然保护区为例,更加具体地论证了新发展理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田磊教授首先肯定了侯衍社教授的创新性,将新发展理念从经济范畴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其次,田磊老师分析了侯衍社教授带给发展哲学的哲学思维,使其不流于空泛。最后,田磊老师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哲学不可能发展出新发展理念的原因。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始终以资本为核心,而非以人民为中心。

张渊副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感谢三位专家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富有哲理的、理论水平极高的学术报告,并强调报告从理论、现实、历史、国际、文化等视域,围绕“新发展理念”,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涵,为大家学习宣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讲座最后,宋朝龙副院长代表活动组委会感谢侯衍社教授主讲此次专题讲座,感谢周绍东老师、田磊老师的点评,并希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能与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共进,打造出更多精品活动。

本次讲座围绕新发展理念的哲学性,同时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社会实践。侯衍社教授的讲座和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和观点交流也给与会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发了大家的理论兴趣与学术热情,为与会成员带来了一场启迪人心的学术盛宴。





上一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走进米脂县龙镇

下一条:我校举办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会被澳门法制报专版转载报道!

关闭

 

友情

链接

 
陕西省高等教育MOOC中心 | 陕西宣传网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 | 中国理论网 | 中共党史期刊期数据库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高校人文科学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司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榆林廉政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崇文路4号榆林学院6号楼教学楼  电话:0912-3890445  网站维护: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网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