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举大会暨第七届退社大会

2017年06月19日 21:50 汤莉莉 阅读量:[]

榆院木棉飞絮的光景在不觉中飞逝,在这金色的日子里,六月悄然而至,正午的太阳曝晒着大地,正如青马学社进行的第九届干部竞选大赛——炽热而激荡。首先,由薛杨老师发表讲话,鼓励每位社员积极参与竞选,并希望下一届领导班子能继承上届领导兢兢业业、刻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服务于青马学社。接着,竞选大赛进入高潮,竞选者们依次有序地上台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讲,气氛热烈。最后,由薛杨老师、各部部长及社员成功选举出:副社长——唐倩倩,实践部副部长——叶思奇、刘博,学习部副部长——党丹阳、刘静,办公室副主任——邵荣、王迪.

盛夏里的六月,承载着闪耀的未来,相信青马学社下届干部定会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   

青马学社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大集体,社员们在这里迸发激情,汇集思想,不断成长。天下的宴席总会散,第七届社员们亦要吹响离别的笙箫,秉承着“寸草春晖,相聚青马,无悔青春”的理念,为了将学社发展壮大、薪火相传,让优秀人才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619日,这是个难忘的日子,第七届社员们将在这一天离开青马学社,留下珍贵的回忆。在这庄严地退社仪式上,参与此次仪式的老师有:马举魁教授、张渊老师、薛杨老师。以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体社员。

首先由第七届社长田森森为本学期作工作总结,简述了五次理论学习和四次实践活动,回顾了三年来在青马学社经历的点点滴滴,感谢了思政部每位老师对青马学社的关怀和支持。

其次,由第七届、第八届社员代表发言,在这里,他们发出自己的肺腑之言: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年的大学时光,转眼之间已成为我心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在这些美好的回忆中,我在青马学社的时光最为难忘,在社员参与多次实践活动,我多次扛大旗,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在座的学弟学妹们,我有一句话送给你们,那就是‘学习经典理论,多读书,读好书’。”——李亮

“回顾以往,每两周一次的学习活动,戒毒所、米脂杨家沟、高西沟的课外实践活动,暑期实践活动等等,都是我在社团留下的满满的回忆。这三年来,我们共同经历,共同成长聆听了许多老师的精彩讲课以及人生教诲,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对我来说,这都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珍贵的经历,并能够从中受益。”——黄国翠

“回首这一年,青马学社在社长田森森的带领下,不断攻坚克难,完善社团发展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创新活动类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从第九届社员纳新的策划到成功实施,从入社教育到理论活动的举办,从杨家沟到高西沟的实践历程,从辩论赛到知识竞赛,从学雷锋公益实践到读书日的举行,从戒毒所的珍爱等,一系列活动仍旧历历在目。每次活动都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心得体会,让生命之行到参观烈士陵园的爱国之路等我们有不同的深刻感悟,这是在学校其他任何社团所体会不到,领悟不到的宝贵财富。这些例行活动经过一届届青马人不断付出,活动执行正规化,活动规模扩大化,活动效果显著化,这些离不开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通过这些理论、实践、及各种竞赛活动的举办,锻炼了社团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了社员的知识水平,凝聚了全体社员的向心力,展示了社团形象的良好风貌!”——王昆

最后薛杨老师最终也送出了自己的临别赠言。       她始终关注着第七届每一位社员的成长,他看着她们从一棵小草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为他们获得的每一份成就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她感谢第七届每一位社员的默默奉献,感谢思政部每一位老师的大力支持,最终她最感谢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社团中学习,与社员们成长。在新的一年,她愿意与新的社员们共同奋斗,让社团更上一层楼。

张渊老师讲述了自己进入榆林学院思政部后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他将感恩和坚持送给第七届社员们。怀着感恩的心主宰自己的生活,用精彩的余热赠予路过自己生命中的所有人。用心去坚持做好每件事,你会感受到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张渊老师又从仪式感和归属感去分析青马学社,青马学社带给每个人的庄严肃穆与崇敬理想是影响深远的,他为青马社团骄傲,为每一位社员而自豪。

马举魁老师也进行了总结演讲,首先他对于这一年的工作成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但同时他也指出了社团现在各个方面的不足。他从社团的学习、实践、制度三方面提出了令人深思的建议。马老师指出社团要做大做强,学习是社团的重要主题,要加强传统文化和马列经典导读。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只有成年累月的厚积薄发才会登临绝顶,马老师对于社团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对第七届社员也衷心的祝福,希望青马学社能够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青马退社仪式是再一次将成长、感怀植入同学们的基因中,榆林学院因青马学社的存在而让青年学子念念不忘。

暮色降临,雨滴伴随着乌黑的天空下了起来,会议也圆满顺利的结束。再见是一杯茶,将会被流水冲淡,但愿你还记得那可爱的青马,你还记得那珍贵的经历。分离的时候,请记得:一朝青马人,永远青马人!

 




上一条:我社四名社员作为学术志愿者参加“纪念中共中央转战陕北70周年”系列活动

下一条:高西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

关闭

 

友情

链接

 
陕西省高等教育MOOC中心 | 陕西宣传网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 | 中国理论网 | 中共党史期刊期数据库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高校人文科学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司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榆林廉政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崇文路4号榆林学院6号楼教学楼  电话:0912-3890445  网站维护: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网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