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集体备课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11月7日晚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6406)开展集体备课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副校长闫龙、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小红及纲要教研室全体成员,会议由纲要教研室主任李飒飒主持。
集体备课会上李飒飒老师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开辟新道路》的内容,就章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问题、案例运用、文献阅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与会其他老师也纷纷交流了自己授课的经验和创新点。薛杨老师分享了从新革命道路探索的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展开授课的情况;胡少波老师认为授课中可以加入毛泽东对革命道路探索的贡献及其原因,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观;高宏飞老师认为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应该和新时代道路自信相联系,通过历史逻辑增强历史自信;高飞老师分享了授课中结合学校“五乐育人”元素,并推荐引导学生课后观看《西北岁月》等地方红色资源资料;何小红老师分享了自己授课中设置问题导入课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归纳总结点评的教学案例。
刘小红副院长(主持个工作)认为此次备课会老师准备充分,实现了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集体备课案例的共享和素材的拓展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
闫龙副校长高度评价了此次集体备课研讨会,他指出,第一,思政课必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和5.11指示精神,夯实课程发挥立德树人育人主渠道作用;第二,授课中要有问题意识,聚焦思政课育人理念,围绕学生思想困惑或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讲深讲授,达到传道受业解惑的目的;第三,以地方红色资源和百年校史为素材,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育人素材,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代入感。
此次集体备课会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问题,对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深化内容提供了方向。以后“纲要教研室”将围绕提升课程内涵式建设和教学实效性把集体备课会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