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A10、A11版专版刊发我院教师张柱华、葛莉珍、张渊、李飒飒、张辉、赵慧、王小康撰写的以“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系列文章《在校地合作中提升思政课协同育人效果》、《以红色基因铸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信念》、《党中央转战陕北史的资政育人元素》、《以校史教育厚植青年大学生爱国情怀》及《“奋斗”精神凸显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价值》、《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夯实思政课育人基础》、《红色校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着力点》。该系列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围绕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于地方红色资源的思政课铸魂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精神谱系,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铸就了永恒的红色基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和载体。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作用,就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党史学习教育走向纵深的背景下,全国高校应该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发挥红色资源育人铸魂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地方党史与红色校史资源挖掘、校地合作、课程思政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等途径和手段,丰富思政课教学的素材,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拓展思想教学的路径,有效贯彻落实思想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链接:
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219&eid=43245&sid=199841&idate=12_2022-01-13